企鵝君之前寫了篇:騰訊要切入教育市場。隨后,不少在線教育領域的從業者找到企鵝君,紛紛稱壓力山大,通過與這些從業者交流,企鵝君發現,騰訊開啟教育模式后,中國的在線教育算是正式結束短暫的創業期,終于開啟BAT模式。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BAT中騰訊雖然發力在線教育最晚,但卻最有優勢,為啥這樣說?聽我一一解析哈:
1.騰訊做在線教育的更準確說法:QQ群教學開啟教學模式。
騰訊切入在線教育,其實是對QQ群長期觀察的結果。目前市場情況是,承擔學生、教師、家長三方交流并非是什么人人網、校園BBS,而是QQ群,這主要分為三類聚集情況:
(1)中小教育機構、個人講師都是通過QQ群維護學生關系;
(2)大中小學,幾乎每個班級也都有自己的QQ群;
(3)家長和老師也會在一些QQ群聚集。
騰訊通過QQ群,將中國網民中對在線教育有興趣的人精準的分離了出來。所以說,騰訊現在才做教育課堂,其實已經給足了創業者們面子。
企鵝君還獲悉,為配套QQ群教學模式,QQ群將新增群支付模式,爭取在QQ群內形成在線教育閉環場景。
這個場景的初步設想可能是:學生支付,獲得在電子教室的上課權限;上完課以后繼續在QQ群里面討論,教育機構也可以在QQ群里面做CRM,提升學生的續課率。
當然,這只是初步設想,只要整個模式Run起來,各種豐富的使用場景都會出來。
2.騰訊做教育當然不是玩票。
一位在線教育從業者表示,騰訊其實更早前就能進入這個市場了,現在只不過準備更充分了,QQ群開啟教學模式釋放的信號很強烈。
而據企鵝君的了解,騰訊遲到的一個原因是不希望自研產品。在今年,騰訊花費了很大力氣與專門做電子課堂的傳課網商談入股,但最終傳課網選擇了流量分發更具優勢的百度。
于是,騰訊只能選擇由SNG(社交平臺部)基于QQ群自行研發教學產品。對此,企鵝君的看法是,SNG是騰訊孵化戰略項目最靠譜的部門,比如廣點通、比如騰訊云,都已經制造出了巨大的聲勢,所以無需擔心騰訊教育后勁不足。
3.BAT都要搶授課平臺這個先機。
被百度搶走的傳課、騰訊的QQ群教學模式、淘寶同學自己開發的教學工具,都是從授課平臺切入市場,為什么是授課平臺?
一位從業者表示,對于在線教育平臺來說,授課工具及背后的平臺是比支付還要重要的部分。就好像做電子商務,可以沒有自己的支付渠道,但是必須要有客服、物流做支撐。
尤其對于BAT來說,授課平臺更加重要,原因是線教育市場目前還處在最初階段,對于BAT任何一家來說,都沒有拿到絕對的話語權,此時誰掌握了用戶資源,誰就抓住了先機。
而在眾多在線教育模式中,電子課堂是最容易抓住用戶資源的、最容易形成生態的。因為授課工具和授課平臺不光牽扯到用戶使用平臺的習慣問題,更重要的是教育機構的轉移成本。
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這個成本會越來越高。教育機構一旦開始使用某家的授課平臺,幾年后想把所有的學生遷移到另外一個平臺,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成為龐大生態體系的組成部分。
一個例子就是游戲語音市場,YY最初只是占據了先機,但卻成為了QQ群一直沒能撼動的一個市場,直到YY孵化出一個Nasdaq上市企業。
4.BAT一起上,YY教育受沖擊最大。
不過,BAT都要做在線教育,其實YY躺槍最多,原因有幾個:
(1)YY體量大,不適合抱BAT大腿。
(2)YY一直定位于授課工具,在平臺建設方面比較落后。
(3)YY一直在跟Nasdaq講YY教育的故事,而且國外投資人信了,幾乎每次分析師會議都要問下YY教育的情況。
當然,實際情況是YY教育從來沒有做起來過,原因參考為什么沒人去網吧散發新東方傳單。
5.BAT誰最有優勢。
在線教育這塊,BAT雖然都要做閉環,但切入點各有不同。目前的情況是:
百度是天然的知識分發平臺,做在線教育有先發優勢。教育機構幾乎都與百度有良好的合作關系,百度目前的玩法是打造中間頁,將流量留存在自己的平臺內,進而衍生出各類商業模式。
騰訊的優勢則在于事實上掌握了在線教育從業者幾乎所有的溝通需求,平臺、機構、賣家、買家都在QQ的體系內,所以騰訊需要創造的就是消費場景,也就是我們這次看到的QQ群教學模式。另外一個變量是,騰訊在移動端存在明顯的優勢,所以騰訊具有長期優勢。
阿里的優勢則在于是個天然交易平臺,而老師和學生說穿了就是賣家與買家,所以阿里容易在交易環節取得優勢。但阿里的劣勢在于,無論是流量還是業務模型方面,都明顯弱于百度和騰訊,而且支付環節其實是很容易被繞過的。所以,企鵝君覺得,阿里可能是在線教育領域里最劣勢的一個。